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香港参与、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支持香港抓住战略机遇,全面提升参与和助力“一带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香港参与、助力国家全面开放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功能平台;支持香港抓住战略机遇,全面提升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本篇文章围绕香港在“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探讨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的路径,以及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与政策建议,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实走深。香港在“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回归25年来,香港的全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稳步提升。在“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中,香港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度优势。“一国两制”是香港的最大制度优势,有助于香港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发挥“超级联系人”的独特角色。一方面,在“一国”原则下庞大的内地市场为香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香港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两制”之便,香港保留了原有的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和普通法制度,还可以作为单独关税区签署经贸协议,这使得香港成为内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重要功能平台和纽带。▲香港在“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图片来源:Pixabay)第二,区位优势。香港位处亚洲中心,具有深水良港、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和国际机场等设施,是东南亚乃至世界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平均四小时飞机航程就能直达亚洲主要市场,五小时的飞机航程就能覆盖全球逾半数人口,拥有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区位优势。香港还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货柜港之一,2021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1788.8万标箱,排名全球第四位。此外,香港的班轮覆盖广泛频密,现时香港港口每周提供约270班货柜班轮服务,可以连接香港至全球约600个目的地。第三,金融业优势。香港是亚太区首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方针下,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成为了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2021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量逾7万亿人民币。可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助于香港发挥“一带一路”经贸融资功能。第四,国际化优势。香港国际商业网络发达,拥有国际化商贸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作为亚太的运营中心,香港贸易范围已覆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全球第六大商品输出地,香港还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员。除与内地在2003年签订《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外,香港还分别与新西兰(2010年)、欧盟国家(2011年)、智利(2012年)、澳门(2017年)、东盟(2017年)、 格鲁吉亚(2018年)、澳洲(2019年)签订了八份自贸协定,也完成了与马尔代夫的自贸协定谈判。目前,香港贸易范围已覆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香港助力“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享有多重路径香港凭借其在金融、经贸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在融资、法律及争端解决以及物流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并在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中不断巩固和提升香港的传统功能优势,以及培育和发展新的功能优势。第一,立足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角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香港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投融资平台,实现多元化融资。在促进融资方面,成立于2016年7月的金管局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IFFO)已举办超过20场以基建投融资为主题的大型会议、研讨会及工作坊,分享“一带一路”相关信息和经验;在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方面,于2020年5月成立的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提出从六方面巩固香港金融生态系统,用以支持“一带一路”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融资风险管理方面,为鼓励更多香港保险公司及保险经纪公司参与承保海外投资项目引致的特殊风险,香港特区政府自2021年3月起为相关业务的利得税率提供50%宽免,发挥其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及风险管理平台的特殊作用。第二,发挥国际航空、航运枢纽的竞争优势,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香港航运优势可为国际经贸合作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图片来源:Pixabay)在空运方面,香港机场管理局将在未来十年投资超过400亿港元,逐步落实“机场城市”发展蓝图,预计2024年完成的机场三跑道系统会在有效增加机场客货运量的基础上,将香港国际机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领头的国际机场,内地和海外货物往来将更为便捷;在航运方面,于2020年9月正式通过的《BIMCO法律及仲裁条款2020》将香港作为海事合约标准争议解决条款中全球第四个指定仲裁地,体现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实力。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来看,香港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自由贸易港的竞争优势,成为全球物流网络、经济交汇的重要区域,同时香港链接了全球物流需求端和运输服务端,在全球航运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在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截至2021年9月,香港已与20个经济体签订8份自贸协议,与31个海外经济体签订了22份投资协议。此外,香港至今已经对外签订45份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其中包括多个“一带一路”合作国家。这些协定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从而吸引更多海外公司到港交流合作。根据《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公开文件显示,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的各种协定以外,在香港举办的高层次“一带一路”建设主题论坛和国际性展览,也能够很好地巩固并发挥香港作为“双循环”连接平台作用,为内地、香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和专业服务创造对接和合作机会。(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 毛艳华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 史红晨;完整报告载于2022年第7期《一带一路舆情报告》)责编:张靖雯、庞晟